从越南到菲律宾,中国PVC出口商正遭遇“降维打击”,一场由成本优势与技术升级引发的产业链重构已悄然开始
Reliance新建产能及优势:印度Jamnagar工厂2024年Q2投产,年产能300万吨(占东南亚总需求25%)。
此外价格方便面,印度FOB报价较中国低$50-80/吨,较东南亚本土低$30/吨。在物流运输方面,印度至印尼海运费比中国至印尼低$15/吨(受益于波斯湾-马六甲双向航线)。
价格战的导火索:Reliance的“垂直整合”杀招
一、价格战的导火索:Reliance的“垂直整合”杀招
1. 原料成本碾压
依托自有油田(KG-D6气田)的乙烷供应,乙烯成本较中国煤制烯烃低40%
自备电厂电价$0.03/kWh(中国PVC企业平均$0.08/kWh)
2. 技术降维打击
采用BP最新悬浮工艺,单线产能达60万吨/年(中国主流为30万吨)
产品灰分控制在0.02%以下(中国国标为0.08%)
二、东南亚市场的连锁反应
▶ 越南:
2024年1-5月中国PVC进口占比从72%骤降至58%
印度货源凭借“15天账期+免费技术指导”抢占管材级市场
▶ 印尼:
Reliance与本土巨头Chandra Asri合资建库,现货交付周期缩短至3天
雅加达PVC现货价已跌破$900/吨(中国到岸价需$920)
▶ 菲律宾:
建筑商转而采购印度SG-5牌号,导致中国电石法PVC库存积压
三、中国企业的突围路径
1. 高端化反制(以万华化学为例)
医用级PVC树脂(K值68-70)溢价$200/吨,受泰国医疗器械厂追捧
2. 物流重构
中远海运开通“钦州-巴生港”快线,将华南到马来西时效压缩至7天
3. 政策工具
申请对印度PVC反倾销调查(参考2023年埃及案例成功率)
四、未来关键观察点
印度出口退税:若政府将PVC从5%退税清单移除,价格优势将缩窄
中国电石政策:内蒙古淘汰30万吨以下装置可能推涨西北原料成本
地缘变量:马六甲海峡通行费若上调10%,印度成本优势将抵消
免责声明
本微信部分图片及文字,来源于其他公众平台与互联网网页,其目的是为了将更好的内容分享给更多人,版权依旧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,我们会尽快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,谢谢